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杜巧巧 實習生 何思 整理
5月9日16時13分,株洲市攸縣聯星街道某巷內,兩名男子騎摩托車搶奪轄區居民黃金項鏈后逃竄。
接報后,攸縣公安局立即啟動“情指行”一體化作戰機制,僅用97分鐘便成功將犯罪嫌疑人抓獲,并為群眾追回價值2萬余元的黃金項鏈。
作為該案的主辦民警,攸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劉俊向湖南法治報記者分享了他的辦案故事,他說——
5月9日下午,我正在辦公室整理筆錄,對講機里突然傳來指揮中心的指令:“聯星街道發生飛車搶奪案,受害人金項鏈被搶,請派出所立即出警,刑偵大隊協助!”
我愣了一下。飛車搶奪?這都2025年了,滿街都是攝像頭,居然還有人敢頂風作案?
我抓起警帽就往外跑,腦海里閃過一個念頭:要快點把人抓到,把財物追回來。
“就這么一把扯走了……”案發現場,兩名受害者的聲音帶著哭腔,其中一位李姓女士的衣領被扯開了一道口子,鎖骨處還留著幾道紅印。
調取附近的監控后,我們還原了案發現場。
當時,兩個戴著頭盔的男子騎著摩托車在巷子里游蕩,一人從后方走至該女子身側,乘其不備一把扯掉黃金項鏈,另一人則事先停好摩托在前方等候,得手后兩人迅速逃離現場。
李女士踉蹌著追了幾步,最終只能無助地看著摩托車消失在拐角處。
配合得這么默契,看來是有預謀。
犯罪分子作案快、逃竄快,那我們打擊也要更快!
我們立即啟動了“情指行”一體化作戰機制,各個部門的同事迅速行動起來。
我被分在了“圍堵”小分隊,我們3組追捕人馬,同時出發。
“圖偵組發現目標!”對講機里傳來聲音,“嫌疑人唐某華,正駕車往淥田方向逃竄。”
淥田?我握緊了方向盤,在211省道上疾馳。
這種時候,每一秒都至關重要。嫌疑人隨時可能銷贓或毀滅證據,我們必須爭分奪秒。
“注意,第二名嫌疑人比對出多人身份,身份不明,正在請求市局支援。”指揮中心又傳來最新指示。
突然,對講機又響起:“劉俊,市局反饋來了!第二名嫌疑人叫唐某福,和唐某華是同鄉,現在騎著摩托車在往出城的方向走,兩人一前一后,你們要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把人追回來。”
此時,我的前方已經看到了嫌疑人唐某華的車輛。
唐某華也發現了情況不對,突然一個急剎車,想要掉頭逃跑。但為時已晚——前后左右都是警車,他已經被團團圍住。
“下車!雙手抱頭!”我舉著警械慢慢靠近。唐某華臉色慘白,顫抖著舉起雙手。
留下一組人控制現場后,我們繼續去追唐某福。
很快,唐某福也被我們控制住了。在他隨身攜帶的背包里,我們找到了那條金項鏈。此時,天還沒黑,我看了下時間,17時50分,距離案發過去了97分鐘。
把人帶到執法辦案區后,審訊工作立即展開。兩名嫌疑人一開始還百般抵賴,但當我們把已掌握的證據擺在他們面前時,他們終于低下了頭。
“我們……我們就是缺錢……”唐某福支支吾吾地說。
經過審訊,兩人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
他們以為分頭逃竄、快點變換交通工具就能逃脫追捕,卻沒想到快不過我們的破案速度。
從警3年來,我最深的感受是,我們的破案速度越來越快了。
這幾年,我們攸縣公安創新快速精準打擊破案機制,聚合多警種力量和資源,以快打快,以專業打職業,顯現出越來越強的戰斗力。
審訊結束后,聽到走廊上其他大隊的兄弟們在討論:“現在辦案要用分鐘來計時了嗎?也太卷了吧?”
突然想起以前在派出所時,所里前輩說:“破小案就是保民生,快破案更加暖民心。”
責編:劉冬晨
一審:劉冬晨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